星辰在线2月21日讯(星辰全媒体记者 田也)近段时间,正值冬春交替之季,气温波动大,且随着学校陆续开学,人群聚集性活动多,流感、诺如病毒感染等传染病传播风险上升。长沙市疾控中心温馨提醒,科学防护、主动预防。
重点防控传染病:
一、流行感冒
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,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、人与人之间的近距离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,人群普遍易感。主要以发热、头痛、肌肉关节酸痛起病,常有咽喉痛、干咳、鼻塞、流涕等,可有畏寒、寒战、乏力、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,部分患者症状轻微或无症状。婴幼儿、老年人、孕妇、慢性心肺疾病患者和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发展为肺炎。目前仍处于流感流行季,托幼机构、学校等人群密集场所,易发生流感聚集性疫情。
应对措施:接种流感疫苗。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,建议所有≥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都应接种流感疫苗。优先推荐以下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及时接种:医务人员,包括临床救治、公共卫生和卫生检疫人员等;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;罹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病人群;养老机构,长期护理机构、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;孕妇;6~59月龄儿童;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;托幼机构、中小学校、监管场所等重点场所人群。
保持良好卫生习惯。勤洗手、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、在流感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、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;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,咳嗽或打喷嚏时,用上臂或纸巾、毛巾等遮住口鼻,咳嗽或打喷后洗手,尽量避免触摸眼睛、鼻或口;出现流感样症状应当注意休息并自我隔离,前往公共场所或就医过程中需戴口罩。
重点场所防控。托幼机构、学校、家庭、医院、工厂、养老院等集体单位容易出现聚集性疫情。应加强这些重点场所的日常通风、清洁、消毒工作,一旦出现疫情及时处置上报。
二、感染性腹泻
感染性腹泻是指由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或寄生虫引起的、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组肠道传染病。目前正值诺如病毒等病毒性腹泻的冬春季流行期,亲朋好友聚会增多、在外就餐频率增加、肠胃负担加重、餐饮场所卫生条件差等,都可能导致感染性腹泻的发生,要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习惯,防止“病从口入”。托幼机构、学校、养老机构等重点场所容易发生聚集性疫情。
应对措施:注意个人卫生,尤其是手卫生。注意勤洗手,防止病从口入,尤其是饭前便后、准备和加工食物前。做好饮食饮水卫生。
做到不喝生水,食物应充分加热后食用,定期对餐具进行消毒,在外就餐尽量不吃半生的海(水)产品。
规范清洁消毒。患者呕吐物或排泄物污染的环境或物体表面,应选择中效或高效消毒剂,如含氯(溴)消毒剂,75%酒精对诺如病毒是无效的。在处理患者的呕吐物、排泄物和消毒的过程中,要做好个人防护,佩戴口罩以及橡胶或一次性手套,并在清洗后认真清洁和消毒双手。
开学特别提示:
一、加强学生健康管理
家长每日关注学生体温及健康状况,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学校并暂缓返校。学校应储备足量防疫物资(口罩、消毒剂、体温计等),开展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知识宣教,做好晨午检工作,做到早发现早报告。
二、定时通风换气
根据天气情况室内活动区域每日至少通风2-3次,每次不少于30分钟。室内外温差较大时,注意保暖,避免因开窗引起着凉感冒。
三、保持环境清洁
保持校园环境干净卫生,教室、计算机室、图书馆、活动室等区域可定期对课桌、玩具、楼梯扶手、门把手、开关等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进行预防性消毒。
四、提升免疫力
学生需保证充足睡眠、均衡饮食;适当进行户外运动,增强体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