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辰在线9月29日讯(通讯员 阳莎 翟亮亮) 9月29日,2023城市自然行动——“1864大熊猫巡展”长沙站在长沙IFS正式启动。长沙IFS携手世界自然基金会(瑞士)北京代表处(WWF)、 深圳市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(OPF)联合主办。项目通过4大主题展览和为期一个月的公众活动,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关注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来,并践行绿色的生活方式来守护我们共同赖以生存的城市和地球。
“1864”是全国第四次大熊猫普查得出的野生大熊猫数量。由中国当代极具影响力的艺术家、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的创作者韩美林先生以“人类婴儿”的形象为参照,塑造了1864只环保纸熊猫雕塑宝宝,以唤醒公众心中最柔软、最温暖的爱。2019年,WWF将国际上广受赞誉的“Panda Tour巡展”项目带到中国。4年来,巡展已⾛过北京、上海、成都等9个城市。
1864只憨态可掬的纸雕大熊猫以坐、卧姿态现身长沙IFS LG2西侧中庭,吸引到了长沙民众的热情驻足。此次展览将熊猫野外生活环境中的山壑进行还原,在长沙IFS LG2西侧中庭打造一座层峦叠嶂的“熊猫生态山”,并在“山体”中结合生活场景设计了3个小剧场,1864只纸雕熊猫错落其中,悠然惬意。人类生活与自然生态的紧密关系在展览中呈现,带领公众一起完成一次向人本与自然的回归。展区同时规划了最佳拍摄位,便于让市民与大熊猫宝宝合影留念。
巡展现场除了通过模拟自然环境的造景,还设置了科普区让公众了解更多濒危野生动物的生存现状,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。在大熊猫生活的野外,Ta的野生动物朋友们雪豹、东北虎、穿山甲、江豚……还有其他将近百万种野生物种都面临着生存压力,其中包括全国70%的特有鸟类、70%的特有哺乳类、31%的特有两栖动物等。巡展通过生动地向市民介绍大熊猫保护成果,以及自然保护区一线巡护的故事,来进一步提升公众对环保议题的关注,对城市生态保护及生物多样性的关注。
本次“城市自然行动”不仅能看到1864只大熊猫齐聚长沙,同时,还能在湖南省地质博物馆了解大熊猫和湖南的渊源。“从远古走来的国宝——大熊猫”专展呈现了更新世时,华南洞穴常见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,有大熊猫、东方剑齿象、鬣狗、猕猴、箭猪、巨貘、中国犀等。那时的大熊猫与现在有何差异?它们是如何出现在湖南又是怎样迁徙的?欢迎去湖南省地质博物馆一探究竟。 湖南省地质博物馆不断通过各类艺术、文化和学术交流活动,以多元角度持续输出公益理念。本次专展希望引导全社会加强古生物化石保护,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。
据了解,本次城市自然行动系列展览和活动将持续到10月30日,之后将陆续举办国际熊猫日快闪展、城市公益接力等活动,并携手多方公益伙伴持续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。